文 張星園
  日前在網絡上瘋傳的 “新時代媽媽標準”,讓不少家長感同身受。其實,作為媽媽,除了要做到“上得了課堂,下得了菜場,琴棋書畫皆通”之外,更要練就一副幫助孩子遠離疾病seo的“火眼金睛”,如生長痛和骨肉瘤的差別,這兩種疾病雖然都有腿痛的共同點,但預後可是天壤之別。
  對此,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姚陽教授表示:青春期的孩子出現腿痛癥狀多數是生長痛,但也有可能是骨肉瘤。特別是膝G2000關節附近出現不斷加劇的疼痛,且伴隨有局部紅腫、發熱等癥狀,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。
  據悉,骨肉瘤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骨腫瘤,多發於8-25歲的青少年,15歲為發病高峰,男女生髮病無明顯差異,嚴重威脅青少年生命。該病多發於四肢,發展迅速,病程短,早期即可發生血行轉移。目前該病的發病率機車借款已經占據兒童腫瘤的15%-20%,和其他腫瘤一樣,病因不清,機制不明,發病因素非常複雜。
  由於骨肉瘤發病初期無典型癥狀,患者經常是在運動之後發現膝關節周圍出現疼痛,容易誤診為普通扭傷。處在生長髮育高峰期的青少年則易被誤認為是生長痛。因此,姚陽教授提醒家長:一定要時時註意孩子的一些細微變化。當孩子持續兩周以上出現發熱、消瘦、蒼白、食欲減退、乏力、紫癜等癥狀,腹部膨隆或頸旁、身體任何591部位發生腫塊時,應及時到專科醫院專科門診診治,以免漏診或延誤診斷。此外,要及時針對疼痛部位拍片檢查,排除骨肉瘤可能。
  對於骨肉瘤的治療,姚陽教授指出:該病同樣強調早診早治。然而由於缺乏對該病的認識,早期臨床癥狀又不太明顯,導致60%的病人就診時已為中晚期,50%的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時診斷和規京站美食範治療而延誤病情。以往,骨肉瘤由於惡性度高,治療是以截肢為主,患者5年生存率低於20%,往往死於肺轉移。
  目前,隨著科技的進步,對於骨肉瘤的治療,目前公認的規範治療要遵循“化療——手術——化療”的“三明治”療法,同時配合免疫和生物治療,通過腫瘤段切除、人工關節假體置換或異體骨移植等,許多患者還得以保全肢体。據悉,在經濟發達和技術先進的國家和地區,骨肉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已達70%~80%。最後,姚陽教授對家長們提出三個忠告:不要因為孩子讀書而耽誤診治;確診骨肉瘤後,一定要去專科醫院治療;發現孩子骨痛,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確診排除。
  (原標題:兒童持續骨痛莫輕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b00abodc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